有一种情结,叫“我是劳动路小学文艺班的学生”

一年过去了,Stephen Willis与他“放牛班的春天”的故事,仍在继续
juuni 8, 2017
20年的努力,一路的追求,初心不改!
juuni 8, 2017
Show all

有一种情结,叫“我是劳动路小学文艺班的学生”

2017/4/17 星期一

杭州 晴

有一种情结,叫“我是劳动路小学文艺班的学生”。

大家能看出我在哪里吗?

当你碰到一个劳动路小学文艺班的旧生时,瞬间,世界都会变的美好起来……

因为那时的我们,寄宿在劳动路小学那栋楼的最高层,一条长长的走廊,南边是教室,北边是教室改成的宿舍。

那在顶层住着的,才是文艺班的学生,意味着同学都是从各个学校挑选来的文艺尖子生。寄宿制的学校,在当时,就是一种“非同寻常”学校的代名词。所以,学生们自然是有种特别的优越感。

那优越感还来自每天下午不用上课的特别安排。上午是文化课,而下午是排练的时间…..这种事情,就算在现在,也都是孩子们不可能享受到的待遇。我常常跟剑莹说起,如果现在的孩子可以跟我们儿时那样,他们会是多么的幸福啊…..

而文艺班的学生们,还能享受到政府的津贴,那在当时,简直就是件了不起的事啊!第一次由学校分发给我们的营养品“麦乳精”时,那种“高大上”的感觉,简直了!而且,还是每月一份!

直到现在,每次在伦敦享受一份下午茶时,Scone(司考)是必须叫的,因为,第一次吃这种奶味极浓的点心,就是在劳动路小学文艺班演出后的点心包里……

文艺班的学生,没有超过20%的同学可以继续在音乐界发展,成为真正的音乐家,这多少也是符合了“二八原理”了,但音乐教育给予我们的润泽,则滋养了我们一生……就连老大哥边宏,在市教育局里的工作,也是跟音乐教育相关的。

而我,就算是当年文艺班里最不起眼的那个小女生,现在也是为了一个说不清楚、道不明白的原因,组建了一个公益的男童合唱团……

这,便是我一开始所说的那个:有一个情结,就是我来自劳动路小学文艺班……可见,音乐教育的魅力所在!

mp.weixin.qq.com/s/K4q6cludnrSyvn_yGsn6Cw